電話舉報:0591-38265150
郵件舉報:cosunterjb@163.com
信件舉報:福建省福州高新區(qū)烏龍江中大道7號創(chuàng)新園二期16號樓,郵政編碼:350003,收件人:監(jiān)察負責人
【多房棘球蚴病】簡介
多房棘球蚴病(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)是多房棘球絳蟲的幼蟲泡型棘球蚴(泡球蚴)寄生人體所致的疾病,又稱泡球蚴病(alveolar echinococcosis,Ae)、多房性包蟲病(multilocular hydatidosis)。從生物學、流行病學、病理學和臨床表現等方面,泡型與囊型包蟲病均有顯著不同。
多房棘球蚴病基本知識
是否屬于醫(yī)保:非醫(yī)保疾病
別名: 多房性包蟲病,泡球蚴病,泡型包蟲病,泡狀棘球蚴病
發(fā)病部位: 肝 全身
傳染性:該病不具備傳染性
傳播途徑: 接觸傳播
多發(fā)人群:所有人群
相關癥狀: 腹部腫塊 腹痛 消瘦 乏力 肝腫大并發(fā)疾?。?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房棘球蚴病診療知識
就診科室: 消化內科 傳染科
治療方法:藥物治療治療費用: 市三甲醫(yī)院約2000-4000元;
治愈率:40%
相關檢查: 顱腦CT檢查 補體結合試驗(CFT) 尿中寄生蟲檢查 寄生蟲血液檢查 寄生蟲檢查的定量透明法寄生蟲檢查的濃聚法 寄生蟲檢查的直接涂片法 寄生蟲感染免疫檢測 陰道寄生蟲檢驗 免疫電泳常用藥品: 鹽酸左旋咪唑糖... 阿苯達唑顆粒 阿苯達唑膠囊
【多房棘球蚴病】哪些癥狀
一、癥狀
由于泡球蚴生長緩慢,感染后一般潛伏期較長,從感染至發(fā)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。臨床表現主要是右上腹緩慢增長的腫塊或肝腫大,有與細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區(qū)疼痛、壓迫、墜脹感等,但觸診時腫塊較堅硬并有結節(jié)感。另有腹痛和黃疸以及門脈高壓的表現。幾乎所有病人都表現有肝功能損害,如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,晚期病人甚至有惡液質現象。可根據臨床癥狀分為:單純肝腫大型、梗阻性黃疸型和巨肝結節(jié)型三種。
(1)單純肝腫大型臨床癥狀
視病變部位與大小而異。肝右葉頂部為多發(fā)部位,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。病變位于肝左葉者,病種早期即出現上腹腫塊,易于發(fā)現。輕者一般情況尚好,重者肝臟整葉或兩葉均有廣泛病變,患者有乏力、消瘦等全身癥狀。
(2)巨肝結節(jié)型臨床癥狀
主要表現為上腹部腫塊,局部隆起。肝左右葉均極度腫大,質硬,表面可捫及多個大小不等結節(jié)。肝臟B超與CT掃描檢查可見肝整葉大部被破壞,而另一葉呈顯著代償性增大,后者質度較軟。
(3)梗阻性黃疸型臨床癥狀
當泡球蚴病變累及肝門,壓迫膽總管引起梗阻性黃疸。黃疸為進行性,常伴有皮膚瘙癢、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癥狀。
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長,具隱襲進行性特點。泡球蚴病原發(fā)于肝。肺、腦等其它部位的繼發(fā)感染多由血循環(huán)轉移而來。
1)多房棘球蚴轉移到肺部出現的癥狀
肺部病變可由肝右葉病變侵蝕橫膈后至肝,或因血運轉移引起。臨床癥狀以小量咯血為主。胸部X線檢查可見雙肺有大小不等結節(jié)性病灶。少數患者并發(fā)胸腔小量積液。
2)多房棘球蚴轉移到腦部出現的癥狀
主要臨床癥狀為局限性癲癇或偏癱,但視病變部位而異。顱腦CT掃描可見顳葉或(和)枕葉蜂窩狀低密度病灶。腦型患者均伴有明顯肝與肺多房棘球蚴病。
二、診斷要點
(1)詢問病史了解病人是否來自流行地區(qū)、有否與狐貍、狗或其皮毛接觸史,體檢時發(fā)現肝臟腫塊,特別是觸診時發(fā)現腫塊質地堅硬又有結節(jié)感時更應高度警惕。
(2)實驗室檢查如X線、B超、CT、同位素掃描和各種免疫學試驗都可以用來診斷。免疫診斷效果尤佳。
【多房棘球蚴病】應該做哪些檢查
(1)腦血管造影與腦CT可示囊性病變,有定位診斷的價值;
顱腦CT掃描結果顯示腦多房棘球蚴病顱腦CT掃描可見顳葉或(和)枕葉蜂窩狀低密度病灶。
(2)血清學檢查
血清學診斷方法有補體結合試驗、間接血凝試驗、膠乳凝集、免疫電泳、瓊脂擴散、酶聯免疫吸附等。約80%包蟲病患者呈陽性反應。包蟲補體結合試驗與包蟲液皮內試驗陽性。
(3)免疫學診斷
皮內試驗的靈敏性強但特異性差,通常以囊液抗原0.1ml注射前臂內側, 15—30min后觀察反應,陽性者局部出現紅色丘疹,可有偽足(即刻反應),2—24h后消退; 12—24h時出現的紅腫和硬結為延遲反應。皮試陽性率在80%—90%之間,可出現假陽性。間接血凝試驗試管法與玻片法的結果相仿,玻片法尤為快速簡易。免疫電泳、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。
(4)血和腦脊液嗜酸粒細胞增多。
(5)肝臟B超檢查
均可顯示肝內不勻質腫塊,內部結構紊亂,邊緣不規(guī)則。腫塊中心呈壞死液化暗區(qū),并有斑點狀強回聲鈣化灶。
(6)肝臟CT掃描
可見輪廓不規(guī)則不勻質低密度區(qū),無明顯界限,其中心常見壞死腔與叢點狀鈣化灶。大的壞死腔的腔壁高低不平。